修持大道對平等之心,一定要了悟一點,佛曰性中之明本分上、中、下三乘,此次佛性你修持何點,你在那一點之中,一律平等,上乘稱中乘為下乘之法,中乘稱下乘之法為下下乘之法,平等之心是從何而來,就是你看修持到何點,你就達到何點程度,達到那一點程度,你已皆具平等,世人所修之法,與天地人所修之法完全相同,你具平等,他具如來,來去要看造化如何,你生出不平等,他亦對你不平等,你要他平等,他依你而行而做而為,這就是平等之心。
何謂平等?你來我往,具具皆是,你行我素,我來亦也,這就是平等之心,你待我如己,我待你如己,這就是平等心。你對我不敬,我對你不貌,這亦是平等之心。平等是相相等等,你來我往,彼此具有,是非要分明,這是平等,你是我亦是,你非我亦非,這就是平等。何日平等,釋迦有曰,眾生如此生,我亦等生渡化在於自身,相相來來,生生具具,我佛如是,平等之心,皆在我念,皆在我心。
尚望各眾靈深卻了悟一點,平等對待就是平等心,不要用錯字眼,不要含糊其詞,這將會導誤一生,三教教主,皆有明訓,要深知其意,必須探測,而非一目了然,妙意在此
,要知了悟,依凡人而言,訓練基地,新生紀律絕對一律平等,上有師長教導,其師長必對仙佛盡其本分,新生必須要有敬如禮,你先他一律平等,上不上下不下,他如何攜同你邁向前進,佛性亦是如此;否則佛性他不須要分,九品二十四級,具有佛性絕須一律平等
,如果涵意發生錯誤之後,那麼大家都不需要精進,還言什麼一律平等,他為了那麼一句話一律平等,把他自己的靈性埋沒掉。
修持之法,亦有上下之分,上下之中來去一律平等,平等在何?在於心中、在於心明
。導入之後,自高自大,胡作非為,口出狂言,口出狂語,狂妄之徒在於修持之中是最大的犯忌。對世人而言,當初釋迦牟尼佛、濟公活佛、達摩祖師、彌勒佛、慧能祖師、在世之時,無才無德,但是口出之言,皆是教化於人,該分則分,該合則合,該離則離,出他之口,皆是一律平等,不分你我,而非視其貧富之分,他富我能用,他貧我隔離,從未如此之分,所以他自視平等,在外傳法亦是如此。
夫妻之間,若要分離,他即言你要分離,不可分之時,他即言你不可分離。何才何德
,而出此言,這就是平等,這只是渡化世人,而非依各人之恩怨傳言傳語,那是虛假,天地之間,平等對待,眾生如此,過去對你,從未抹滅,現在對你,平等眾生,你該何得,就該施予,包袱放下,就該放下,陰陽顛倒,乃是非之所。明辨是非,才是善念,德之所在,在於天律,在於天心,德配天地,方能完美,方能完備,私心作崇,人為因素,下乘修煉,在於此中,上乘之法,在於虛空,你來我往,要有天靈,要有天行,各人修法,絕不相同。
靈山自在爾心頭,在這之間要分得清楚,心頭在何,心頭在天,而非在人,此心非私心,此心非人心,乃是天心。人心與天心,個人接合,乃為人心,心頭之痛,痛在何處,痛在腦後,為何後痛,乃自不明,啟開靈性,要知了悟,靈山自在爾心頭,這個心頭是指天心,已經告訴你,明明白白透徹清楚,你還不知悟,頭頂之光,已經告訴你在何處?心在何處?頭在何處?靠誰來啟動,靠誰來啟發,在佛經亦講得明明白白,在道經亦說得一清二楚,在文學也說得透徹不阿,三歸其一,才是正念。
心中不平,心中有恨,連初階都未達到,佛學它講究實心,道家所講實明,儒家所講實行,都是以實為本,實之中間,有惡有善,看你如何而做?口出阻道,是善是惡,自要分明。佛家、道家、儒家各有所言,道法、佛法、法門是千萬種,各執其一,進修法門,不盡相同,你行之為惡,自然為惡,你行之為善,自然為善,善惡之間非是人心來定論,我亦常言,人之所言,無非是假,煉體修真,在於真言。
何謂真言?在於彌薩,法理之後,靈山自然了得,非你在此泥撒,執迷不悟,乃在於道行不高,未知修法,而來墮落,再來傳,修持法之中,最忌諱就是未依戒律而行,這個戒律完全是屬於天心之戒律。何謂天心之戒律?所傳之語要你靜、要你進階,修持一半中途退縮,中途退志,中途退道,這是違反天心之戒,自然有魔來考,所說之言絕不靈真,你犯了戒律,在此傳出之後,他人亦知,你就知曉,更能明瞭,乃然迷昧無以救藥,為何無以救藥? 一傳不聽,還有二傳;二傳是他人傳,二傳再不聽;三傳,三傳是誰傳?三傳是自性靈在傳,再以不聽,是謂人心不古,人心不古是你之錯誤,來此印証之人慢慢居多在於他方,他得之何處?得之何地?在此傳述,就能了知,了知之後,看你行與不行,同修之間亦可它往,再予求証,何言你心,你心之口皆以假語,皆以假言,何以如此,因你已生出不平,不平之心,才要他人導以告之,是是非非,何去何從,自性不明,無法了透,無法了澈,無法了悟,共同勉之,透悟其理,圓融至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