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道頓悟法門 
   道宗本體至虛,道可道,非常道,道本無相,強形曰道,可道之道,非真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,道本無名,強名曰道,可名之名,非真常名。道宗達用至實,無極為虛空一團靈氣,無名天地之始常無欲以觀其妙,化生太極,有名萬物之母,常有欲以觀其微,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  道乃修心煉性,清淨無為,使人由心性之鍛煉純陽,清淨無為而澄心離欲,則正本清源,發露性天,義精仁孰,欲仁仁致,自然倫常,治世之道,盡在天性流露中圓滿完美,無為而無所不為,一道同風,化行俗美,正是「不言之教,無為而治」,此乃「出世」而「入世」之法門。儒家重存心養性兼俱倫常禮節,欲人盡人事而合天命,是「入世」而「出世」。釋家重「明心見性」,欲人離識,塵、心、相、欲,情存真,以開發正覺、智慧,且定規戒精嚴,並闡因果報應,使人趨善棄惡,故亦是「出世」而不違「入世」之教化。道、儒、釋三家,本乎大道,三家折衷 ,則有相輔相成之功,而無相矛盾,相砥觸之處,原則上,以儒家人道綱常倫理,兼具道、釋兩家修煉心性,離欲清靜無相之超然根基,則三家融會貫通,合一並行。眾妙之門:無極無名~主宰自然,主虛靈主宰萬有理有形本源。寓諭人身靈性元神生化鼻祖神經總樞紐。  
  無極無常~應用歸復天地一大無極,人身一小無極、存無致虛虛極神凝去關,體悟竅中玄妙。太極有名~迼化自然一生二化三,萬物氣形象開端。寓喻人身元始祖?  生化之母氣守有致靜靜篤?  歸元海,證驗穴中玄徼。
  大道宗脈修心煉性,清淨無為,無形無色,不昏不昧,格心物,致良知而後自然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之道,存誠,慎心物,隱微毫端,遏意惡於動機、克己私、復天理,天下歸仁至矣!兼佛法正宗真諦,既有心性修煉之超塵,而功德中亦不離綱常倫德,崇善棄惡等先天、後天並顧,慧覺、倫常兼修,「出世」不背「入世」之原則也。 
道是宇宙萬物之母,故稱「大道」;修大道者,必須修煉「心法」,以期達到「天人合一」之靈修境界。大道心法,秘藏已久,歷數千年來,未曾降述於世。茲應天運,挽救世道人心向善,避免浩劫之來臨,諸靈子自墜紅塵,只知物質之享受,而不知道德之修持;只知積錢財,而不知積善德;只知製造浩劫,而不知化解劫厄;乃揮筆著述「大道心法」,希諸靈子勤修大道,以心法化解浩劫。
  禮記曰:「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」。天地所覆載者萬物也,皆一視同仁,絕無偏私而皆覆載之。日月之光所及之處,皆普照,絕無偏私,可知「大道」是至正無私也。然則,何謂「大道」,道乃正大之心,天地之心也。「大道」為先天之心法,即良知、良能也,大學之道「在明明德」,明德即是良知。在止於至善,大道本無欲,有欲者,不是大道,乃人道也。人道多貪欲,故曰:「道心惟微,人心惟危」。 
  人道為後天之心法,即貪欲與自私,大道與人道原是一體,一念之善,即是「大道」;一念之惡,即是「人道」,有欲便是人道。人道由來不善不惡,其關係在「染」,染於蒼則蒼,染於黃則黃。三字經云: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」,須知「道人遠人,人之為道而遠人,不可以為道也。」凡修煉大道者,必須先修心法,修心法者,必從無欲開始,少私寡欲,為修煉之基礎。時運緊急,上天大開普渡之門,今之修道與往者不同,只要從日常生活修起,就在火宅中修煉,出污泥而不染,乃是真修實煉者。 
  凡修先天大道者,必須先打破「人道」,然後始得進修「大道」也,蓋「心無所住,無所不住」,故首當打破肉體的感官(沒有肉體存在),感官亦可說是神經的思想,則喜、怒、哀、樂,全被感官所控制,那麼人就是感官的奴隸,不但,不能超凡入聖,反而陷於罪惡的淵藪之中,而不能自拔之。 
  然則,應如何打破人道,不受肉體之感官所控制呢?那就是要拋棄「私心」。要拋棄私心,就要精神統一,才可解脫「人道」的控制。如何才能夠「精神統一」呢?就是「至誠」才有力量使其精神統一,無欲無為,只有至誠明的道,才能精神統一。 
  所謂「道」即是心,它創造天地萬物,無形無影,無聲無臭,永遠長生,有陰有陽,周流於宇宙之間,毫無掛礙,其心至善;天道者,乃天地之心也。天地之大,包羅萬象,無所不包,無所不容,大公無私,能忍人之所不能忍,無為而所無不為,物我兩忘,沒有自我,達於自然,自然是混元的本體,為宇宙最初之境象,先天大道乃形而上也;放之則瀰漫宇宙,收之則藏於密,須知「心無所住,無所不住」,是故,凡修先天大道,必知「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」,始能堅固道基也。 修先天大道,應致力修持與人道有直接關係之六根,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根為能生之義,與六塵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,並以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以清淨六根遠六塵。再則,修「內聖外王」之功夫,內聖在「克己」,將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潔,而無半點私慾,無私慾是修煉先天大道之心法;外王在「救世」,犧牲自己的利益以幫助別人,則兼愛之精神,此乃後天大道(人道)之修煉心法。修人道者,在修仁心而行佈施,造功立德,以消解其所有一切業障,「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」為人道修煉,以建立實踐之道德規範。上天大開普渡法門,降下先天大道,借重於這個軀體,而使靈性未能永恆不滅時的寄住所,肉體是假我,靈性是真我,修煉求諸於永恆不朽,即是真我的不滅。靈性是一團虛無飄渺的氣息,藉者假我而成形象,而使靈性永恆超脫與假我的契合,而達到真我,即返璞歸真的天人合一境界。 
  自古聖先賢創始而用之闡述「道」是有其深邃與奧妙的念意。易經有:「天人合一」,中庸有:「贊天地化育與天地同參」,道德經有:「執大象而天下往」與「玄同」大道入門,無分國度,無分教派,無分你我他,說明了「道」的心法精華在於守中,「中」不是內,也不是外,就像:「放之則瀰六合,卷之則藏一粟」,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這確切的表達出「中」的真諦。修煉大道有個中心,就不致偏差,因為「中」是平衡,抗衡是一面倒的作為,一切慾念,都是它的後盾。矛盾是陰陽的作用,陰是惡,陽是善,宇宙萬物事理都包含其中,交纏的結果就是矛盾。所以,修煉先天大道必須要:一不能存有僥倖的心理,天律考驗嚴格,絕無循私,任何夾雜,難過關。二任何的牽引,因果包袱,不可攜帶;除非功果圓滿。三污垢必須完全去掉,免得玷染了原始純潔的靈性。正心、正法、正道三寶之修煉,是代表著修道過程中正確而主要突破關鍵所在,「正心」代表著靈性:道德、願力、修持,先天德行來自於自然、主宰也。 
  「正法」從入道起,修、磨、悟、證等過程中,它是超越精神術法的整體成就,與宇宙融會成一體,那麼宇宙的奧秘自然得以揭發,能幫助您解除它的束縛。「正道」代表著修煉,道是一個整體,比喻為宇宙,「藏天下於天下,則無所遯」,志於道,據以德,依於仁,遊於藝,使靈修者達到「天人合一」,如何順利的突破阻礙,邁進更深、更高一層的境界,完全依天律而行,聽之天取之於靈,用之於體,闡揚普渡,代天宣化,能有所悟,悟能有得,得而實踐,踐而證道,以達高超境界。蓋大道修持入門,肉體須去自縛,自我須去包袱,衹有天律,天地人謂之三才,「人」可與天地同參,與天地同列,也就是說「人」可以永生不死,與天地融匯成一體,但如果您滿身零碎,如情慾、名利、悲傷等,有形無形的自我意識,那怎可與天地同參,融匯成一體呢?大道正門生心念之錯雜,瞬息而易,波折隨生,唯有正念,任考不倒,堅恆一心,所得更邁進一程。 
  性命雙修為三花聚頂、五氣朝元,期能超乎三界之外,不囿於五形中及三皈十戒起開始修煉,一般門生三皈五戒開始修煉,門徒三皈三戒開始修煉,如何始能克臻此?肉身乃受天地精華所孕育,本已具備不朽之要素,所以,借肉身之守皈戒及修持,以期去蕪存菁,返本真如,以契天地精華,真與融會,則步上大道之路,超生了死已不遠矣! 
  天人合一是靈性修煉的大成就,「天」即宇宙,大自然的代名詞,「天人合一」即是與宇宙合成一個,融會成為一體,也就是超脫了生死的大輪迴。天人同體,天與人本是一體,整個宇宙來自「道」,靈性也是來自「道」,所以,天人可以同體,既然是同體,就可以相通,就可合而為一,靈性是天地間的精華所孕之靈神,與假體結合而成。本身已具備了大自然的精華,靈性本來就是宇宙的一部份。 
  大道修煉如無恆心毅力,堅定意志,則有如:「大江大海,若積水不厚,則無力以負大舟,若僅覆一杯水於地,就想以行舟,焉能以負荷乎?舟焉能行駛乎?因水淺而舟大故也。風若積不厚,則無力以負大翼,如大鵬鳥之大翼,雄飛九萬里,因風之積不厚,故不能雄飛也。」故道之修持,必須下定工夫,「修而有悟」是工夫,修道遇魔考而不退,是為「恆」,有恆心而修之,就可達到「天人合一」的領域裡。道是至善的,萬能的,屬於形而上的,靈修之目的是在修自己的靈性,靈性表現於生活中,為至善之德行,不過,靈性也有大小之別,修煉靈性,將欲念去掉,靈性自然現。所謂「道」者,為一靈明之虛體,靈性之因起於「道德、願力、修持、先天德行。靈性之果起於「靈明」。 
  靈修的最大目的,就是「使自己不犯錯誤」,必須擺脫人世間的一切欲望,所謂形而上之「無為」,道有天秩,天秩者,天命也。宇宙運行的秩序,亦即自然運行之法則,亦可稱之為「軌道」。上天降「道」於世,又降「魔」以擾亂靈修者之心志,須知「玉不琢,不成器」之義;靈修的過程,有如儒家之「執中貫一,修心養性」,以達「忠恕」之道法。道家之「抱元守一,存心煉性」,以達「感應」之道法。佛家之「萬法歸一,明心見性」,以達「慈悲」之道法二,耶家之「默禱親一,洗心移性」,以達「博愛」之道法。回家之「清真返一,堅心定性」三,以達「清真」之道法。此皆是「慧心」之工夫,必須恆毅修持,並以智慧的啟迪而善加運四,用。「大道」的修煉是以性命雙修:「體合於心、心合於氣、氣合於神、神合於無。」超生五,了死,其靈性永久光明而不滅,大學之道在明明德,明德即良知,明明德即致良知,明德者六,為天賜之一點性靈,性靈不滅,即成聖成賢。「人道」的修持是人道以人為本位,一切皆由我做起,自己身心清白,才可以敬神,才可以修道,修道袛是修身,身外無道。「地道」的修持是兼善天下、佈施、造功、立德,便是進修地道的功夫,既修成人道,便當發救世之宏願捨身成仁,佈施濟困,行善立功立德,所謂:「修己渡人」,亦即「良能」也。 
  大道靈修有人道、地道所修成之內聖外王之因,現天時緊急,上天有好生之德,大開普渡方便之門,務期借假修真,順天而行,天律不可違,勤修大道修得善果,認理歸真,脫離輪迴,代天宣化,論功行賞,二度封神榜上,歸得其位,方不愧天地,先天師父、師母之諄諄教誨及靈父靈母的敦促,虛空元始至尊、太上皇母、瑤池金母暨諸善天神聖仙佛之點化。「道」若無魔,不成「道」;靈修者,若不經過「魔考」之考驗,則其道心不堅,道果不進;所以,靈修者,必須遵守天命,循天秩之軌道而修,堅志不移。道善乎?道非善、非惡,在道之本身,無所謂善惡,善惡乃起於後天,由人自作也。靈修要體、心、氣、神四質合成。 
  何謂「四質」,逐一論釋之: 
  體:即身體,即「我」者也。這個「我」要達到「無我」,不能執於「我」,相而至與宇宙大自然融會成一體的基本踏石。 
  心:思緒與精神要專一,不能因思緒上的變化,讓它脫出正軌而「執著」。 
  氣:動力也。氣合於心始能收變化之功,氣是動能,仰之萬物能活,亦得發芽茁壯。 
  神:無神心失之變化,氣失之動能,所以,體須健、心須正、氣須馴、神須契,四質合成而證於道也。靈修最終之目的,乃在人生於世,步上正路,而達到超生了死,脫離宇宙大輪迴之境界。因為世間的一切景物、情欲,在靈的空間裡,俱是假象;所以,唯有「歸真」才是擺脫一切假象所生的引力,而要穿越這一層束縛,必須憑著靈性智慧及至「無身」,才是突破了假象的唯一途徑,邁進「真」的境界了。 
  靈修的過程,有如儒家之「執中貫一,修心養性」,以達「忠恕」之道法。道家之「抱元守一,存心煉性」,以達「感應」之道法。佛家之「萬法歸一,明心見性」,以達「慈悲」之道法二,耶家之「默禱親一,洗心移性」,以達「博愛」之道法。回家之「清真返一,堅心定性」三,以達「清真」之道法。此皆是「慧心」之工夫,必須恆毅修持,並以智慧的啟迪而善加運四,用。「大道」的修煉是以性命雙修:「體合於心、心合於氣、氣合於神、神合於無。」超生五,了死,其靈性永久光明而不滅,大學之道在明明德,明德即良知,明明德即致良知,明德者六,為天賜之一點性靈,性靈不滅,即成聖成賢。 
  「人道」的修持是人道以人為本位,一切皆由我做起,自己身心清白,才可以敬神,才可以修道,修道袛是修身,身外無道。「地道」的修持是兼善天下、佈施、造功、立德,便是進修地道的功夫,既修成人道,便當發救世之宏願捨身成仁,佈施濟困,行善立功立德,所謂:「修己渡人」,亦即「良能」也。 
  大道靈修有人道、地道所修成之內聖外王之因,現天時緊急,上天有好生之德,大開普渡方便之門,務期借假修真,順天而行,天律不可違,勤修大道修得善果,認理歸真,脫離輪迴,代天宣化,論功行賞,二度封神榜上,歸得其位,方不愧天地,先天師父、師母之諄諄教誨及靈父靈母的敦促,虛空元始至尊、太上皇母、瑤池金母暨諸善天神聖仙佛之點化。

大道濟世壇  地址:55153南投縣名間鄉出林虎路一段581巷2號  電話:(049)2736657  傳真:(049)2319741


大道各分壇 我要留言  Email